联系我们
最新资讯
首页 惠立资讯 前瞻以明,厚思以定

前瞻以明,厚思以定

2020-06-12

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次尝试与突破,总是不断令我们惊喜与惊艳,让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想象与期待,也驱使我们对研行教育尽力躬亲,始终积极。 时迁至今,教育在一次次的创新与变革中愈见宽和,让孩子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方式里走出了多元个性的学习和受教路径。 我们日益尊重和重视孩子所内涵的特质,据以他们的学习意愿、兴趣和所志方向赋能,乐见于他们将会成就的自我价值与意义。 2020,是一个特别具有未来感的年份,它曾是很多科幻故事的起点。然而它却以一种未曾预料的方式走近我们,让整个世界在开年伊始便陷入困顿和动荡。 远至全球,我们目见时局如风云,秩序于破立;近至身边,生活的各种纬度,教育的走势与进化,充满变革甚至颠覆。 孩子们将要面对的未来世界,在我们各种尝试解析中,依然面目不清,琢磨不透,前瞻的视野变得失焦。身任护航的家长,唯有不为裹挟与清醒自持,才能在黑天鹅频见、充满变数的时代从容应对,进而言传身教。我们也许因为孩子们得以重返校园而刚有缓释,却依然焦虑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会怎样?如果,我们换一种视角,以终为始,如此倒推,是否当下只是浮云遮望? 如果我们登高及远,再快进一点,看向孩子升入大学或初入社会将会遇到的或有困惑,寻根溯源便是当下阶段需要我们去调校孩子教育目的和方向的准绳。在常道日新的社会发展中,我们身处洪流,更需要教导孩子明辨己心,以此为锚,稳稳驶向心中的方向。 1.年轻时最需要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当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教育家B.F. Skinner ”所谓“剩下来的”,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举一反三,无师自通的能力。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所以,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怎么学,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反思复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当下信息越趋过度的环境中“如何找到准确的信息”?这是一个人所有分析和行动的基础,而找到信息并鉴别其准确性的基础,就是需要能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工具,孩子在十多年的求学历程中所学的数学、外语、哲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体系,就是他们日后很好的学习工具。 学习数学,逻辑能力的训练。学习外语,让思维更灵活。学习哲学,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锻炼。学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能,可以获取全面知识和信息。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学科学习不只是升学路径上阶段性的垫脚石,它们更是孩子受用终身的学习工具的建基与萌深。 这次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不止是狭义上对防疫的应对,从更长远深意上,这是一场全方面自主学习的实践、检验与揣悟。脱轨于习以为常的学习路径时的学习状态与意识,便是终身学习场景的一次映射。 

在惠立,我们十分重视学习习惯与学习工具的掌握,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业路径时继续保持学习的惯性,保有学习的能力。 学习的保持有助于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更从容地应对未知的挑战,更好地抓住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这便是拥有终身学习力之后的不断赋能。 2.关于未来方向的定位 未来的世界,裂变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间降临,考验着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应变能力。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影响之大,耗时之长远出人们的意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以不变的积极学习激情来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当下所处的大时代背景是技术驱动的创新。源于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本质,变化及其加速是必然的结果。 未来在一个行业深耕细作还是做一个多面通,都有其价值,选择主要取决于对自己未来发展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如果长期目标是在某个领域或职能中追求卓越,那深耕细作是自然的选择。
  • 如果长期目标是某一方面的创新,或者尚未确切,那么去学习发展不同行业和职能的经验和能力在早期会更适合。

专深一个领域和做一个跨领域多面手,并非非黑即白。要成就某一领域的杰出才干,往往需要跨领域的知识储备。 

映射到现在就是,上海惠立学校引导学生在求学阶段尽量多涉猎多元化领域的知识,将诸如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哲学、历史政治等通识部分做系统积累。 在没有找到方向之前,成为一个多面通,多了解这个世界,多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始终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关注,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扎根下去,就比如通常我们工作以后更趋向于深耕细作。 我们需要拥抱变化,因为变化是挑战也是机会,尤其是对年轻人。比如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疫情,它带来了百年未有的全球性影响,这样的突变将会奠定一个未来的新世界。   3.关于未来行业职能的变革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不断升级发展,越趋广泛应用。未来发展需要考虑顺势而为。 01人工智能 不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十年,拥有使用及挖掘人工智能、大数据价值的能力日益凸显。人工智能经过多年的蓄力,在逐步普及的同时也对那些可被编码的职业产生了降维打击。 但是机器不能取代我们的审美观,对美、爱和各种感情的需求,同理心和心灵碰撞。 人工智能依然替代不了人际社交、创造力、个性化服务等注重感知和创造的工作,以及人文科研、顶尖管理者及跨领域专家等无法输入大数据去分析、预测的领域。 只有找出自己热情所在,发挥自身不可取代的创意能量,才能不在时代趋势中迷失自己。 支持孩子的选择,必定是从由他们的兴趣与天赋。 02跨学科发展 我们还看到跨界跨学科发展的重势。不同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或者中间地带能够产生带动这些不同学科往前发展的影响与变化,这将是更容易产生潜力和价值的地方。 未来所从事的事情其实跟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专业是一个通向理性思维的初级门槛,更多的是帮助自己判断发展以及市场趋势。 少时的努力学习,积累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扩大自己的能力半径,全方位发展。 一路而来,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做自己爱做的事,在一个领域做深,把自己的定点立好扎深,唯有积极主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赢得主动权。 因此在惠立,我们重视每个孩子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特质,家校通力深度挖掘,继以因材施教,去发现并点燃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进而得以展现他们的特质,发挥他们之所长。   4.过度信息环境下的应对 其实,信息多从来不是问题,拥有主见、判断力、取舍和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信息只是模型的供给和养料,最终形成的都是自己的观点。优秀的人更是信息的处理器,自己处理信息的逻辑框架和思维模型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惠立,我们尤为注重孩子逻辑思维模型的锻炼,有了成型的系统方法论以后,杂乱信息的价值会剧烈衰减,信息筛选的效率提升,决策更加明见,这对他们明辨是非,深度理解,目视心声受益无限。 我们引导孩子多加关注经受过时间考验的内容。时间会淘汰不够好的内容,经过风沙磨砺之后依然闪闪发光的才是真金。我们引导他们多关注已经被时间证明非常成功的人和组织,少关注只在短期有价值的信息。看得越长期,就越能看穿波动,抓住本质。也可以制定几个自己重点关注的领域,通过持续的积累形成自己的优势。孩子终将成长为拥有独立意志、德行自立的个体。孩子本身就是未来的构成,他们循未知而行远,且知其所向,心始泊初,这便是最好的应对。 成长是一程长跑,我们希望成为孩子这一程的配速陪跑者,前瞻以明,厚思以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节奏,即便浮云遮望,也可以持续地去向他们所赋予意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