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最新资讯
首页 惠立资讯 惠立特质“包容” | 教育的包容性

惠立特质“包容” | 教育的包容性

2018-04-17

包容是惠立特质之一。对于包容从不同角度理解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诠释。包容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是一种行善助人的道德观和良知,是以一种兼容并包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接纳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胸怀。可以说,包容是一种思维模式,它引导我们探索差异背后所带来的新收获与启发。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包容更可以体现在教学上,它是对中西方两种不同教育模式的对比与思考,促使教育者们客观地去看待两种不同体系中的优劣势。

不偏不倚,把握平衡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未来的人才必须是非常灵活的,适应性非常强的,能够在压力下工作出色的一群人。这也要求学校的教育要充分兼顾到多维度能力的培养。教育无疑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了解世界。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老师们在授课时十分关注或者仅仅关注各个知识点或技能的传授与考察,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对孩子情感与态度上的关注。家长们也常常会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学了什么?”而很少会问“你是怎么学的?”“学完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校教育所重视的不应该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本身,更应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技能和其他更多维度的能力。西方的教育重在教会学生how to learn,也就是如何学习。这和中国教育中所说的“授人以渔”如出一辙。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已不再困难。学生们甚至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我们上一代人要花上几个星期才能收集到的材料。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需要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甄别、分析、理解和应用。 另一个方面,信息获取上的便利并不代表学生们可以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操练和掌握。相反,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试想,一个连九九乘法表都没有熟练掌握的学生,怎么去解决分数的通分和约分,又如何去完成更为复杂的物理及化学问题的计算呢?近年来,跨学科的话题甚是火热,STEM, STEAM更是常常成为学校的特色出现在各类课程介绍会上。在同一主题下,让学生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学习和探索,有助于他们对该主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当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被串联成网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但同时,学校亦不能忽视学科内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因为当学生尚未熟练掌握某些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知识时,他们很难自主地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建立联系。老师们在做跨学科教学时,也要避免为了建立学科间联系而完全忽视学科内知识的连贯性,或者牺牲了教学的有效性。教育的包容性要求我们不偏不倚,时时反思,找到一个平衡点。

人才定义日趋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探讨中西结合的教育能为学生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中西方结合绝不是简单的“五五开”模式,中西方结合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只重形不重意。构建一种东西方教育平等对话的文化环境尤为重要。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中英双语教学也自然成了东西方教育对话中的重要桥梁。 在惠立双语教学的环境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惠立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定制化的个性教育,注重差异化教学,而不是以偏概全、千人一面。在英国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育改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走学术的道路,有一些学生想去学技术或者是想去读社区大学,但他们没有选择,后来证明那样的改革对一代人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在中国,以学术成绩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是“牛娃”还是占到了主导地位。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的概念,称之为“T-Level”。传统的A-Level 代表了行业的教学标准, 是书面层次的学术考核;而T- Level 则包含技术层面的28个不同维度,从各方面来看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是非常综合的能力评判。而中国也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二十一世纪核心素养”,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也说明在学术能力考核的同时,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而学校教育的核心就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可能性的选择,为他们提供多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金钥匙。 中西方教育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给予了我们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拓宽了我们对“人才”二字的定义和评判。现在很多学校开始注重素质教育,将设计工艺课、戏剧课等课程列入选修或是必修,但对于一个学生的评定还是以他们的考试表现为主,其他方面的表现相比之下没有那么的重要。许多高等学府招生时,他们也会看考试成绩,尤其在进入大学的时候,考试成绩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但除此之外他们还很重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他绘画如何、戏剧表演如何、体育运动如何、交流能力怎么样、身心是否健康、有没有做一些志愿者的工作等。社会对人才的定义越来越宽泛,日趋多元化。因此惠立希望在塑造未来人才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未来所需的多元化人才。 对于未来全方位发展的人才,适应性和灵活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软技能”。在校期间,学生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学业,而更应该培养一份责任心——对自己人生未来规划的责任心。我们不应该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成长的道路和发展环境,并在选择的过程中让他学会自己承担责任,这才是具有适应性的灵活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惠立,我们认为教育不应该仅限于学校提供的课程,也体现在我们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和革新之上。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也促使我们对已有现状不断地反思和对未知不断地探索。以一种专业的、兼容并包的心态去倾听、思考和讨论的过程可以另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受益。我们坚信只有当更多的教育者愿意去发现、思考、改善不足时,才能推进教育不断地完善与进步。